生傳系邀請臺師大大眾傳播研究所陳炳宏教授蒞臨專題討論演講

文:唐韻甯

陳炳宏教授(後排中)與師生合照留影

陳炳宏教授(後排中)與師生合照留影

本學期專題討論課程於2015年4月17日很榮幸邀請到國立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陳炳宏教授,蒞臨本系為我們帶來「媒體產權與媒體監督」的精彩演講。提到為何需要瞭解媒體素養,陳教授認為媒體是「現代人的眼與耳,為疏遠的人際關係與複雜的社會組織做扣連。」我們透過電視節目、廣播、報紙、網路等獲取消息,進而形塑或加深價值觀,而臺大身為最高學府,更應具備認識媒體、解構媒體並監督其應扮演角色的基本知識。

媒體究竟影響大眾生活多深?陳教授提及小到簡單的日常生活消費購買行為,大到涉及價值判斷的意識形態操弄,都在媒體掌控的範圍。因此作為訊息的接收端,人們必須要清楚究竟是誰在掌控媒體,誰透過媒體企圖混淆大眾的耳目,以及媒體究竟是為誰在發聲?也就是「媒體產權」的議題。陳教授拋出一個思考議題:「如果從政黨、政府、財團裡選一個來經營媒體,你會選擇誰,為什麼?」媒體的產權可以分為國家營(state-owned media)與政府營(government -owned media),然而臺灣人民卻幾乎沒有這個概念,因為在我國,所謂的國營、國家營、公營,其實都是政府營。以廣播電台為例,應屬公有的警廣、教育、漢聲、復興、漁業等電台,無一不在政府的掌握之下。2003年廣電法修正黨政軍應退出廣電媒體,然而其第五條又規定:「政府為特定目的,以政府名義所設立者,為公營廣播、電視事業。」當理應受監督的一方卻擁有監督方,這樣的監督是否仍有其意義及必要性?

擁有媒體,積極面而言可以擁有話語權,擴散政治及經濟的影響力;消極面則可能淪為維護自身利益的武器,消除對己不利的言論或證據。因此由財團經營也有一樣的問題。陳教授以擁有中視、中時、中天,並曾一度差點買下中嘉有線電視系統的旺中集團為例,當香港發生雨傘革命時,相較於其他各大報的頭版頭條追蹤報導,中時對這件事隻字未提,有如從未發生。假使當時旺中集團成功買下中嘉,整個高雄地區(不含以往高雄縣)的人極可能不會有機會透過電視得知香港的革命運動。政府2015年共發出280張衛星頻道執照,但人們能接收到的卻只有108台,在僧多粥少的有線電視系統之下,誰才是贏家?在資本主義完全不適用的媒體界,人們都應該有這個危機意識:「如果媒體掌握在極少數人手裡,那還會是個民主國家嗎?」

戒嚴的年代,媒體由政府所控制;看似百花齊放的當代,財團正虎視眈眈的爭奪所有它能獲取的資源;人們該做些什麼來改變下一個世代的媒體?除了黨政軍及財團,還有沒有其他的選擇?陳教授最後勉勵:「為了自己、為了我們身邊所有人、為了台灣,PLEASE DO SOMETHING! 」